malvertising

Malvertising (惡意廣告) 是由 malware (惡意軟體) 和 advertising (廣告) 這兩個字拼綴而成。這是一種網路騙術,詐騙份子或駭客透過在信譽良好的知名網站刊登廣告的方式,在廣告中隱藏惡意程式碼,讓不知情的用戶在點擊廣告後被連結到惡意網站。自 2009 年以來惡意廣告已成為重大的網路問題,許多知名的網站都遭受其害,預料這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典型的例子是提供免費防毒掃瞄的廣告,但其實是下載會控制網頁瀏覽器的程式來盜取您的信用卡號碼和密碼或透過您的帳號來發送電子郵件。由於這些廣告會警告說用戶的電腦已遭到木馬和間諜程式的侵襲或受到惡意程式的威脅,因此又被稱為 scareware (恫嚇軟體)。合法網站所遭遇的問題是,他們很難偵測和發現這些假廣告,直到有人反應,但到了那個時候,損害已造成,這些網站的聲譽也受到危害。

惡意廣告是一種特定的惡意程式,可以經由多種方式安裝在用戶的電腦中,過去它們大多以電子郵件附加檔案的方式入侵用戶的電腦,但在大多數用戶都變得聰明,知道如何防護之後改以其他方式來滲透到用戶的電腦,如偽裝成合法的檔案下載。

引句:
Publishers have told us that malvertising is one of the biggest threats to their business, and antiquated ad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y is largely at fault. [「商業連線」雜誌 (Business Wire),12 Jan. 2010]

The latest threat for internet users is malvertising, the use of ad networks for distributing malicious software. [南非「海角時報」(Cape Times),16 Mar. 2010]

本文亦刊載在下列網址:
http://htmfiles.englishhome.org/quotables/qm1.htm#malvertising

climate velocity

由於美國一組科學家於 2009 年 12 月 24 日在《自然》(Nature) 雜誌上發表一篇論文,這個術語突然開始出現在非專業的期刊上。

隨著地球暖化,無法應付平均氣溫上升的動植物必須往南北極方向遷徙,這樣它們才能生活在它們可以適應的氣候帶。上一個冰河期過後的情況就是這樣。一般認為,當時歐洲森林的北邊一年向北移動約一公里。這種移動速度就是 climate velocity (氣候速度),亦叫做 temperature velocity (氣溫速度)。根據美國研究小組的估算,若要跟得上目前預測的地球氣候變化,那麼氣候速度須為一年約 0.4 公里。一個令人憂慮的重大問題是,由於人類的活動,未來可能沒有適當的棲息地讓動植物遷入。另一個問題是,許多植物遷移的速度不會那麼快。該研究小組建議,若不想讓脆弱的物種完全絕跡,人類可能需要出面干預。

引句:
Nevertheless, while the climate-velocity concept is still crude, it's promising enough that Ackerly is collaborating with an organization called the Bay Area Open Space Council on habitat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in central California. [時代週刊 (TIME),24 Dec. 2009]

The scientists say that global warming will cause temperatures to change so rapidly that almost a third of the globe could see climate velocities higher than even the most optimistic estimates of plant migration speeds. [衛報 (Guardian),24 Dec. 2009]

本文亦刊載在下列網址:
http://htmfiles.englishhome.org/quotables/qc1.htm#climate_velocity

bossnapping

17世紀的罪犯綁架或誘拐小孩到美國農場和農園擔任僕役或苦力。這就是 kidnapping 這個字的起源,其中 kid 當時是個俚語,意為「小孩」(child),而 napping 意為「偷」(stealing) -- napping 是 nab (偷竊,盜竊) 的相關字。kidnapping 的後遺症歷久不衰,napping 的觀念一直流傳下來,這期間出現不少以 napping 所構成的字,最有名的是 dognapping (偷狗 -- 為取得贖金或轉售給實驗室所進行的偷竊狗隻行為)。

時序推移至2009年4月初,一種新的 napping 型態翩然出現,原因是法國公司的員工為抗議大量裁員而孤注一擲地強行監禁他們的外籍老闆、主管或上司。在這些 bossnapping (挾持或監禁老闆、主管或上司) 的事件中,3M法國公司的負責人被囚禁兩天兩夜,索尼 (Sony) 法國公司的執行長被監禁一個晚上,英國膠帶製造商「司卡帕」(Scapa) 公司的三名高階主管被堵在辦公室內動彈不得,而全球最大礦業與營建設備製造廠美國的「卡特彼勒」(Caterpillar) 公司的四名高階主管則遭到挾持。

這種作法在法國可謂歷史悠久,是員工尋求與老闆談判的一種手段。法國人稱之為 sequestration (隔離),但英語國家則以 bossnapping 稱之。自此之後,bossnapping 這個新字新詞立即快速蔓延,隨處可見,並幾乎同時出現它的變體,如動詞 bossnap (挾持或監禁老闆、主管或上司),名詞 bossnapper ( (挾持或監禁老闆、主管或上司的人) 和形容詞 bossnapped ([老闆、主管或上司] 被挾持或監禁的) -- 顯示這個字被接受的程度很高。

引句:
Bossnapping is not new in France but the growing number of corporate restructurings and rising unemployment have fuelled growing militancy in labour protests. A poll this week showed almost half of those interviewed believed that actions such as bossnapping were acceptable. [金融時報 (Financial Times),8 Apr. 2009]

Bossnappers struck again in France today as four executives of Caterpillar, the heavy equipment manufacturer, were detained by their employees in a protest over redundancy plans. [泰晤士報 (The Times),31 Mar. 2009]

本文亦刊載在下列網址:
http://htmfiles.englishhome.org/quotables/qb1.htm#bossnapping